分享成功

[其他] 海隅望归处,石厝揽清风 —— 平潭 68 海里景区纪行 5

10 月 16 日的正午,秋阳褪去了盛夏的炽烈,化作一层温润的金纱,轻轻笼住闽东海岸的碧波。当汽车沿着环岛公路蜿蜒前行,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从车窗涌入时,平潭 68 海里景区的轮廓,便在水天相接处渐渐清晰起来。这处被称作 “祖国大陆离台湾本岛最近” 的秘境,既有 “平潭 68 海里景区” 的正式名号,也因遍布全岛的奇岩怪石,被当地人亲切唤作 “石头岛”—— 三个相依相伴的岛屿,猴岩岛、研后岛与限山岛,如同散落在东海的三颗翡翠,以 68 海里的距离,与台湾新竹港隔海相望,在潮起潮落间诉说着跨越海峡的眷恋。
踏上猴岩岛的瞬间,便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。没有江南水乡的温婉,也没有热带海岛的浓艳,这里的美,是带着海风粗犷气息的 “雄奇”。脚下的路随礁石起伏,目光所及之处,皆是历经千万年海浪冲刷的巨石:有的如昂首啸天的雄狮,鬃毛在海风里仿佛仍在飘动;有的似俯卧休憩的巨龟,背甲上的纹路被海水打磨得光滑如玉;更有甚者,如被天神劈砍过的石柱,直直矗立在海边,任浪花在脚下撞得粉碎,溅起漫天雪白的泡沫。
最令人驻足的,是那些鬼斧神工的海蚀地貌。一处名为 “海蚀洞” 的景观,宛如大自然亲手雕琢的拱门:海浪日复一日地冲击着礁石的薄弱处,终于将其穿凿成一个圆形的洞口。正午的阳光穿过洞口,在海面投下一道金色的光斑,随着波浪轻轻晃动,仿佛是海峡两岸之间跳动的脉搏。站在洞边,听海浪从洞口涌入时发出的 “轰隆” 声响,那声音不似喧嚣,反倒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厚重 —— 仿佛能听见千万年来,这片海域见证的风帆往来,也能听见两岸同胞隔海相望的期盼。
沿着礁石步道前行,便遇见了景区里最富诗意的 “两岸同心窗”。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“窗”,而是用当地特有的花岗岩砌成的巨型邮票框:方形的石框稳稳立在海边,框内框住的,是一片湛蓝的天空、几朵悠悠的白云,以及远处与天际相接的海面。石框的内侧,刻着余光中先生《乡愁》里的句子:“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,我在这头,大陆在那头。” 阳光落在石框上,将文字的影子拉得很长,恰好与海面的波光重叠。许多游客站在 “窗” 后拍照,镜头里,石框、蓝天、大海与笑脸交织在一起 —— 此刻的 “乡愁”,不再是遥远的怅惘,而是化作了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期盼,是两岸同胞心手相牵的见证。
再往岛的深处走,“望归石” 便在一片开阔的礁石滩上静静等候。那是一块形似乌龟的巨石,石龟的头部微微抬起,面朝台湾的方向,眼神仿佛带着几分执着与温柔。当地人说,这石龟已经在这里 “望” 了千百年,它望着过往的渔船平安归来,也望着海峡对岸的亲人早日团聚。我蹲在石龟旁,轻轻抚摸它粗糙的表面,指尖能感受到海风与海浪留下的痕迹。风从海面吹来,带着淡淡的鱼腥味,远处的海鸥展开翅膀,在石龟上空盘旋 —— 那一刻,忽然觉得这石龟并非冰冷的石头,而是有生命的精灵,它承载着这片土地对团圆的渴望,也守护着两岸同胞共同的乡愁。
若说 “望归石” 是温柔的期盼,那么 “海峡之眼” 便是壮阔的守望。这处景观位于猴岩岛的最高处,它是一座以拱形结构为基础的眼睛造型眺望台,高3.6米,宽20米。其主体为耀眼的纯白色,寓意“一眼万年”,表达了对祖国早日实现完全统一的盼望。建筑采用台阶式结构,游客可沿阶梯登上眺望台,进行360度观赏,获得不同高度与层次的观景体验,将海天一色的美景尽收眼底。景区的工作人员说,这里是观赏日出的最佳地点 —— 每当清晨,第一缕阳光从台湾方向的海面升起时,阳光会穿过 “眼” 中的孔洞,将海面染成一片金红,那景象,就像是 “海峡之眼” 里流出的希望之光。我站在 “海峡之眼” 旁,试着从孔洞中眺望远方:湛蓝的海水一直延伸到天际,分不清哪里是海,哪里是天,只觉得那片辽阔的蓝,将两岸紧紧连在了一起。
离开猴岩岛,乘船前往研后岛时,目光忽然被岸边的房屋吸引 —— 那是平潭特有的 “石厝”,却又带着几分异域风情。石厝的墙体用当地的青石砌成,屋顶覆盖着暗红色的瓦片,可屋角却带着阿拉伯海岸摩洛哥风格的圆润弧度,墙壁上还刷着淡蓝、明黄、浅粉等温柔的颜色。这些色彩与海边的蓝、天空的白、礁石的灰相映成趣,仿佛是上帝打翻了调色盘,将地中海的浪漫与东海的淳朴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。
走进一家开在石厝里的茶馆,推开木质的窗户,便能看见一片蔚蓝的大海。店主是一位热情的平潭大姐,她端来一壶当地的 “海雾茶”,茶叶在热水里舒展,散发出淡淡的清香。“来,尝尝我们平潭的茶,就着海风喝,味道更不一样。” 大姐笑着说。我端起茶杯,抿了一口,茶香里带着一丝海水的清甜,抬头望去,窗外的海浪正轻轻拍打着礁石,发出 “哗哗” 的声响;远处的 “海峡之眼” 在阳光下闪着微光;岸边的石厝颜色鲜亮,像一串挂在海边的彩色贝壳。
那一刻,所有的语言都显得多余。唯有海风拂过脸颊的温柔,海浪拍打礁石的韵律,茶香在舌尖的回甘,以及心中那份对团圆的期盼,静静流淌在这片 68 海里的海域上。这里的石头会 “说话”,说的是千万年的守望;这里的海水有 “温度”,暖的是两岸同胞的心;这里的每一处景观,都像是一封写给海峡对岸的信 —— 信里没有华丽的辞藻,只有一句最真挚的问候:“回家看看吧,这里的风,一直为你等候。”
夕阳西下时,我们乘船离开景区。回望那三座渐渐远去的岛屿,它们在暮色里化作三个模糊的剪影,却依然清晰地留在心里。平潭 68 海里景区,从来都不只是一处 “网红打卡地”,它是大自然馈赠的奇观,是两岸同胞共同的乡愁,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、大陆与台湾的 “心桥”。当最后一缕阳光落在海面上,我忽然明白:68 海里的距离,从来都不是 “遥远”,因为心与心连在一起时,再浅的海峡,也能化作回家的路。
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
支持楼主

0人支持

阅读原文 阅读 130 回复 9
举报
全部评论
  • 默认
  • 最新
  • 楼主
  • 撒拉族 LV1 新兵 楼主
    2楼
    海隅望归处,石厝揽清风 —— 平潭 68 海里景区纪行 5

    10-23 16:06 · 安徽
    回复
  • 撒拉族 LV1 新兵 楼主
    3楼
    海隅望归处,石厝揽清风 —— 平潭 68 海里景区纪行 5

    10-23 16:09 · 安徽
    回复
  • 撒拉族 LV1 新兵 楼主
    4楼
    海隅望归处,石厝揽清风 —— 平潭 68 海里景区纪行 5

    10-23 16:10 · 安徽
    回复
  • 撒拉族 LV1 新兵 楼主
    5楼
    海隅望归处,石厝揽清风 —— 平潭 68 海里景区纪行 5

    10-23 16:12 · 安徽
    回复
  • 撒拉族 LV1 新兵 楼主
    6楼
    海隅望归处,石厝揽清风 —— 平潭 68 海里景区纪行 5

    10-23 16:15 · 安徽
    回复
  • 品车族 LV1 新兵
    7楼
    逛过平潭古城.......飘过........
    10-23 18:50 · 安徽
    回复
  • 淮畔夜话 LV1 新兵
    8楼
    没游到台湾去看看?
    10-23 19:36 · 安徽
    回复
  • 撒拉族 LV1 新兵 楼主
    9楼

    品车族 发表于 2025-10-23 18:50 逛过平潭古城.......飘过........

    10-23 21:44 · 安徽
    回复
  • 撒拉族 LV1 新兵 楼主
    10楼

    淮畔夜话 发表于 2025-10-23 19:36 没游到台湾去看看?

    游泳技术不行
    10-23 21:45 · 安徽
    回复
你的热评
游客
发表评论
最热本地圈
  • 天天签到,领取专属福利

    秋意深浓

    0
热点推荐

安装应用

随时关注身边时事,认识有趣的人

免费下载蚌埠论坛
这是app专享内容啦!
你可以下载app,更多精彩任你挑!
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!
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!
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!
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