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 月 17 日的正午,厦门的阳光带着亚热带特有的温润,轻轻落在一国两制沙滩的细沙上。我踩着松软的沙粒往前走,海风裹着咸湿的气息扑在脸上,恍惚间竟与三十年前的记忆撞了个满怀。上一次站在这里时,我还是追着浪花跑的青年,如今再临,这片海、这条岸,早已换了崭新的模样,却依然藏着让人一眼沦陷的温柔。
记忆里的沿海公路,曾是条仅能容两辆车并行的窄路,路边的凤凰木歪歪扭扭地长着,偶尔有渔民骑着摩托车载着刚捕捞的渔获匆匆驶过,车后扬起的尘土里都带着海的腥气。而现在,眼前的公路拓宽了数倍,浅灰色的沥青路面平整得像被精心熨烫过,画着清晰的白色标线,中间隔离带种满了三角梅与扶桑花,嫣红的、明黄的花朵在海风里轻轻摇曳,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。更让人惊喜的是,路边立着的蓝色指示牌上写着 “厦门马拉松赛道段”,想象着每年年初,无数跑者迎着晨光奔跑,海风为他们加油,浪花为他们伴奏,这条公路便不再只是交通要道,更成了承载着活力与梦想的跑道。
站在沙滩的观景台上眺望,大小金门岛就静静地卧在不远处的海面上。三十年前,我只能模糊地看到两个灰蓝色的轮廓,如今借着清晰的视野,甚至能隐约望见岛上的房屋与晾晒的渔网。海水是澄澈的蓝,阳光洒在海面上,碎成一片又一片的金箔,随着波浪轻轻起伏。偶尔有白色的海鸥掠过,翅膀划破海面的光影,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弧线。那一刻,时间仿佛慢了下来,海风里似乎藏着两岸的故事,那些关于思念、关于期盼的情愫,随着海浪一次次涌上心头,又悄悄退去,留下满心的柔软。
海风渐起时,我坐在沙滩边的礁石上,任由思绪随着海浪飘向远方,开始想象厦门一年四季的模样。春天的这里,该是最热闹的吧?路边的凤凰木抽出新绿,三角梅开得如火如荼,沙滩上满是踏青的人们,孩子们提着小桶捡贝壳,情侣们手牵手散步,连海风里都带着甜甜的笑意。偶尔会下一场小雨,雨丝细细密密地落在海面上,溅起小小的水花,雨后的空气里满是青草与海水的清香。
夏天的沙滩是属于阳光与海浪的。正午的阳光虽然炽热,却挡不住人们对海的向往。孩子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泳衣,在浅水区追逐打闹,浪花一次次漫过他们的小脚丫,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。傍晚时分,夕阳把海面染成橘红色,人们躺在沙滩上,看着太阳慢慢沉入海平面,任凉爽的海风拂去一天的燥热。偶尔会有卖椰子的小贩推着车经过,劈开椰子的瞬间,清甜的椰汁香气便弥漫开来。
秋天的这里多了几分静谧。路边的凤凰木叶渐渐变黄,偶尔有叶子随风飘落,落在公路上,被过往的车辆轻轻卷起。沙滩上的人少了些,却更适合静下心来感受海的气息。坐在礁石上,听海浪一遍遍拍打礁石的声音,看远处的渔船缓缓驶过,心里的烦躁仿佛都被这海风吹散了。偶尔会遇到摄影爱好者,他们举着相机,想要留住这秋日海边的温柔光影。
冬天的厦门没有严寒,沙滩上依然能感受到暖意。阳光变得柔和,海风也多了几分轻柔。偶尔会有候鸟停在沙滩边的湿地上,它们或低头觅食,或展翅飞翔,为这片冬日的沙滩增添了几分生机。周末的时候,依然会有市民来这里散步,他们穿着轻便的外套,聊着家常,享受着这冬日里难得的惬意时光。
三十载光阴,改变了沙滩的模样,拓宽了沿海的公路,却没变的是这片海的温柔与包容,是厦门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。站在一国两制沙滩上,看着眼前的海与城,感受着时光的流转,心里满是感慨。这里不仅是一片沙滩,更是一段记忆的载体,是一座城市发展的见证,是两岸人民情谊的纽带。离开的时候,我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,阳光依旧温暖,海浪依旧温柔,期待着下一次与这片海、这座城的相遇。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