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在城市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,城管队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,尤其是占道经营治理领域矛盾突出,工作开展难度持续加大。现将相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:
一、当前占道经营问题的突出表现
1.经营行为普遍且反复性强
部分商贩为追求经营便利和客源,长期占用主次干道、人行道、商圈周边等公共区域摆摊设点,涉及餐饮、零售、流动摊贩等多个类型。即便经劝导或整治后,短期内仍易反弹,形成“整治—回潮—再整治”的循环,治理持续性面临考验。
2.违规行为趋于“显性化”“对抗性”
部分商贩对管理存在抵触情绪,不仅无视劝导,甚至采取“打游击”“抱团抵抗”等方式逃避监管,少数情况下还出现言语冲突、暴力抗法等现象,给执法人员人身安全和执法权威带来挑战。
3.衍生问题影响城市公共利益
占道经营不仅挤占公共空间、阻碍交通通行,还易造成垃圾堆积、噪音扰民、油烟污染等问题,既破坏市容环境,也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质量,甚至存在消防安全隐患,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存在明显冲突。
二、城管工作面临的主要难点
1.执法尺度与民生需求的平衡难题
部分占道经营的商贩属于低收入群体,经营行为与生计直接相关。若采取刚性执法,易引发群众同情和对立情绪;若过度宽松,则难以维护公共秩序,导致执法陷入“两难”境地。
2.配套设施不足与管理力量薄弱的现实制约
目前部分区域便民市场规划不足、摊位费用较高,或位置偏远不便经营,导致商贩“被迫”占道。同时,城管执法力量与城市管理范围、人口规模不匹配,日常巡查和长效监管难度较大,难以形成持续震慑。
3.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尚未完善
占道经营治理涉及城管、市场监管、街道、社区等多个主体,但目前各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,存在职责交叉或衔接不畅的问题。同时,公众对城市管理的理解和支持不足,部分群众认为“占道经营方便生活”,对执法工作不配合甚至阻挠,增加了治理难度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思路与建议
针对当前问题,需坚持“疏堵结合、标本兼治”原则,推动治理方式从“被动执法”向“主动服务”转变:
1.强化“疏”的力度,破解生计与秩序矛盾
建议联合规划、市场监管等部门,在居民集中区合理规划临时便民市场、早夜市摊区,明确经营时间和范围,降低摊位费用,为商贩提供合法经营空间;同时,对困难商贩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引导,从根源上减少占道经营需求。
2.提升“堵”的精度,规范执法与长效监管
严格落实执法程序,推行“说理式执法”“柔性执法”,对多次违规、拒不配合的商贩依法依规处置,维护执法权威;建立“网格化巡查+重点区域值守”机制,利用监控设备、智慧城管平台等科技手段,提高监管效率,减少“回潮”现象。
3.凝聚“治”的合力,构建社会协同格局
加强与街道、社区、物业的联动,形成“城管主导、多方参与”的治理体系;通过媒体宣传、社区公示等方式,向公众普及占道经营的危害和城市管理规定,争取群众理解支持,引导商贩自觉规范经营,共同维护整洁、有序的城市环境。
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需在坚守公共利益底线的同时,兼顾民生温度。我们将持续优化工作方法,积极应对挑战,努力实现“城市有序、民生有保”的治理目标
汇报日期:2025年8月21日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
展开